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护好男性生殖四道腺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男科副主任医师 杨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研究所所长 李海松

编者的话:男人的生殖系统分为内外生殖器,内生殖器中,主要包含四大腺体,共同掌控着生育、排尿、性能力、内分泌调节等关键功能。可以说,护好这几道“防腺”,就保住了男性健康的一大半。10月28日是“世界男性健康日”,借此机会,我们来全面了解一下这些组织。

生殖腺, 产精调性欲

部位:男人的生殖腺即睾丸,位于阴囊内,悬挂于体外,左右各一个;成年男性单侧睾丸体积约15~25毫升,里面由生精小管和间质细胞构成。

功能:生精小管是“精子生产线”,每天“产量”约1亿个;间质细胞主要功能是分泌雄激素,占总量的90%~95%,直接调控性欲及精子生成。

危机:睾丸生精功能对环境与生理状态极为敏感,以下因素可能直接捣毁“精子库”,需重点警惕。

1.腮腺炎病毒。其主要引起腮腺肿大、疼痛,但也会特异性地攻击睾丸,尤其是青春期后男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并发睾丸炎的几率达30%。病毒通过血液循环侵入睾丸后,不仅损害睾酮分泌功能,还破坏生精细胞,可造成睾丸萎缩。即便是病愈后,也有少数患者出现永久性少精症、无精症。

2.隐睾症。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睾丸未降至阴囊,还“藏在”腹腔或腹股沟管内。正常男性的阴囊温度比体温低2℃~3℃,这是精子产生的必要条件,而隐睾患者的睾丸长期处于腹内,高温环境会抑制精原细胞增殖并损伤生精功能。有数据表明,1岁前完成隐睾手术的患儿成年后精子水平多可接近正常;2岁后未手术者,50%以上会出现生精功能障碍;青春期后即使接受手术,生育能力也几乎为零。

3.高温暴露。睾丸喜凉不喜热,阴囊是它天然的“空调房”,而持续的高温接触,会让“房内”温度飙升。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期蒸桑拿、久坐、穿紧身裤、将笔记本电脑放在膝盖上使用等,都会形成局部“高温区”。有些特殊职业,如厨师、冶金工人等,长期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生精功能也易受影响,降低精子活力、增加畸形率。

4.辐射与化学物质。环境中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也是睾丸的“慢性毒药”。长期接触X射线、CT等辐射,或农药、有毒塑料制品、重金属等化学物质,都会对睾丸内分泌功能与生精过程造成干扰。

养护: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建议做到:青春期前及时接种腮腺炎疫苗;隐睾患儿按时手术,普遍认为出生后6~12个月是手术黄金期,最晚不超过18个月,以最大限度保留生育功能;避免长期高温接触,每周泡温泉不超过1次,每次不超过15分钟,久坐时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减少辐射暴露,接触化学物质时做好防护。

前列腺,控尿助射精

部位:前列腺在腹腔内,位于前盆腔的底部,耻骨联合的后方,在膀胱下面。横径一般为4厘米、垂直径3厘米,大小形状如同倒放的栗子。

功能:其生成的前列腺液占精液的15%~30%,含有的胰液凝乳蛋白酶可促进精液液化;分泌的5α-还原酶调控着前列腺发育;腺体的环状平滑肌构成了尿道内括约肌,控制排尿;射精时收缩,将精液推送至尿道。

危机:前列腺问题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不少人要经历“三道坎”。

一是前列腺炎。约50%男性一生会受其影响,其中,慢性前列腺炎或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占比超90%。疾病的主要表现是:长期、反复的盆腔区域不适,阴囊、睾丸、小腹、会阴、腰骶等部位疼痛、坠胀感,持续3个月以上;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异常,如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尿不尽等;还会出现性功能障碍,如阳痿、早泄;严重的还有精神心理症状,如失眠、焦虑抑郁,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巨大打击。​

二是前列腺增生。这是前列腺间质、腺体成分增生和体积增大引发下尿路症状的一种疾病。在我国,40岁及以上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病率达36.6%,年纪越大风险越高。由于增生织压迫尿道,中老年男性常被尿频、尿急、尿等待、夜尿增多所扰。​

三是前列腺癌。这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60岁以上男性。早期很少出现特异性临床症状,通常依靠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直肠指诊进行筛查。PSA升高是重要的预警信号,出现异常一定要进一步评估。​

养护:前列腺炎患者要遵守“八项规定”:不喝酒、不吃辣、不久坐、不着凉、不憋尿、不憋精、不忍渴、不压抑。细菌性前列腺炎可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则需调整合理的生活方式,必要时配合心理疏导,缓解症状。

无症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可先观察等待,如有相关排尿症状,及时就诊口服药物改善;药物无效且符合相关手术指征者,可采用手术治疗。要强调的是,前列腺增生患者应定期复查PSA,预防癌变。

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癌患病风险逐渐升高,因此,50岁以上患者要定期查PSA及直肠指检进行早期筛查,发现异常应及时对症处理。

精囊腺,能量补给站

部位:精囊腺位于膀胱底部,左右各一,呈长椭圆形囊状结构,与前列腺、输精管紧密相邻。

功能:它是精子的“能量补给站”,所分泌的精囊液占精液总量60%~70%,含高浓度果糖、前列腺素及凝固酶,可为精子提供运动能量,射精后让精液暂时凝固以防精子过早流失。

危机:精囊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炎症,20~40岁男性发病率较高,常与前列腺炎并发。典型症状是血精,即精液呈红色、粉红色或褐色,伴射精痛、尿频尿急等其他不适,急性发作时会有高热寒战。若未及时治疗,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性欲减退、早泄等性功能障碍,或因精液成分异常导致不育。

养护:重点是阻断感染与复发。避免酗酒、久坐、性生活不规律等问题,以免盆腔充血诱发局部炎症;出现症状时,及时就诊,完善精液常规、精囊超声等检查来明确病情;若口服药物治疗无效,可选择精囊镜下止血治疗;在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痊愈后每周1~2次规律排精,可减少复发;日常忌憋尿,保持会阴部清洁,以防止尿道感染上行。

尿道球腺,为精子开道

部位:尿道球腺是一对豌豆大的球形腺体,位于尿道末端两侧,在会阴深横肌的肌纤维中,是男性生殖系统最小的腺体。

功能:分泌的透明黏液在射精前排出,pH值为7.2~7.8,可中和尿道酸性环境,为后续精子通行开辟“安全通道”,同时起到润滑尿道的作用。

危机:主要是炎症和囊肿。尿道球腺炎在中青年男性中高发,多由大肠杆菌逆行感染引起,常合并尿道炎。症状为尿道流脓、排尿刺痛,会阴部坠胀,延误治疗可致腺体纤维化,影响黏液分泌功能。尿道球腺囊肿则多为先天性导管阻塞所致,后天炎症也可引发。小囊肿无症状,体积大者可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囊性结构。​

养护:不洁性生活、长期憋尿、尿道狭窄是尿道球腺疾病的常见诱因,泌尿系统感染也会增加发病率。因此,想要预防尿道球腺疾病,首先要注意私处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其次是多饮水、不憋尿,以有效减少尿道细菌滋生风险;再次,若出现尿道刺痛或异常分泌物,务必及时就诊,完善尿常规、泌尿系超声等相关检查后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