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管护师 唐雅楠 □主任医师 海 涌

近年来,颈腰椎痛等脊柱疾病日益年轻化。《中国颈椎健康白皮书》显示,30岁以下人群颈腰痛发病率较十年前上升42%,年轻上班族和大学生高发。出现腰背酸痛后,不少人认为戴上护腰能缓解病情,却不知它可能悄悄削弱身体的“防护系统”,加重病情。
脊柱如同帐篷,脊椎是“主杆”,腹横肌、臀大肌、腰方肌等核心肌群是“拉索”与“支架”。如果核心肌群力量不足,就像松垮的拉索撑不起帐篷,脊柱会失去稳定支撑,引发反复疼痛,甚至加重椎间盘突出风险。长期依赖护腰会形成“用进废退”的恶性循环,骨科门诊数据显示,佩戴护腰超1个月者,核心肌群力量平均下降18%,取下护腰后腰痛复发率高达92%。
长期弯腰负重者、久坐、有脊柱病史、孕妇、肥胖人群和低头族等需重点呵护脊柱。脊柱会随年龄增长逐步退化,早期(20~30岁)多表现为久坐后颈腰僵硬、酸痛;中期(30~50岁)出现颈腰椎活动受限(如低头困难、弯腰时疼痛加剧),可伴手臂或下肢放射性疼痛等;晚期(50岁以上)易出现腰椎滑脱、颈椎反弓等脊柱畸形,伴随间歇性跛行等功能障碍。
呵护脊柱,早期干预是关键,推荐4个黄金动作:死虫式,唤醒核心肌群,能增强腰椎抗伸展能力,适合核心薄弱、下背部不适、需提升运动控制能力者。动作要领:仰卧屈髋屈膝90°,双手指尖直对天花板,大腿与地面垂直,小腿与地面平行,双腿抬起呈“桌子式”,收紧核心,腰部贴紧地面,避免骨盆晃动;四肢悬空静止10秒,缓慢收回至起始动作距地面2厘米处停顿;每组10秒,每日3~4组。全程需保持核心紧绷,下放时吸气,上抬时呼气。
臀桥,激活臀肌,几乎适合所有人,特别是久坐、产后恢复和骨盆前倾者。动作要领:仰卧屈膝,双脚放平,与肩同宽,双臂置于身体两侧;收紧臀部,用力将臀部顶起直至肩髋膝成直线,想象臀间夹硬币,避免过度挺腰,保持30秒,缓慢下放;20次为一组,每日2组。
鸟犬式,全身协调的“稳定器”,适合需改善身体协调性、平衡能力、整合全身发力者。动作要领:四肢呈跪姿,手腕对肩、膝盖对臀,背部平直如桌,收紧核心;交替抬起一侧下肢,与身体成直线,保持2~3秒后收回下肢,回到四肢跪姿;左右交替为1次,20次为一组,每日2~3组。注意,练习过程中髋部不可倾斜,手脚高度不超过躯干平面,避免腰部反弓。
小燕飞,背部“强化器”,适用腰肌劳损、轻度腰突恢复期、久坐驼背者。动作要领:俯卧于硬床或瑜伽垫上,双臂伸直放于身体两侧、双腿并拢向后伸直,额头轻触地面,全身放松;呼气时,收紧臀部和下背部,以腹部为支撑点,将头、胸、双臂和双腿同时缓慢抬高(不超5厘米),保持3~5秒,吸气并缓慢放下身体;10次为一组,每日2~3组。注意,急性腰扭伤、腰椎滑脱、严重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患者禁止练习,以免加重病情。
日常需注意:1.管理姿势,屏幕与视线平齐,座椅加腰枕支撑,每45分钟起身活动;2.掌握负重技巧,搬重物时屈膝不弯腰,避免单手提重物;3.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选择中硬床垫,每日饮水2000毫升。一旦出现下肢麻木、行走不稳时立即就医,不可盲目锻炼。▲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