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 梅迎晨 □主任 刘 巍
“医生,降压药种类这么多,名字又长又复杂,我老是记不住,也搞不懂它们有啥区别?”在心血管内科门诊,这是医生们最常听到的疑问之一。在此,我们给患者推荐一个简便的降压药分类法,只需记住ABCDE五个字母,就能认识“降压药家族”的几乎所有药。

A类,舒缓血管的“普利”与“沙坦”。这类药物是降压界的“明星组合”,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ACEI包括福辛普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能阻止一种让血管紧张收缩的物质生成,使血管自然舒张、放松,血压也就随之降下来了。ARB包括替米沙坦、奥美沙坦、氯沙坦等,其作用机制和普利类似,能有效舒张血管,达到降压目的,且副作用相对更少。
B类,让心跳减速的“洛尔”。这类药物学名β受体阻滞剂,包括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等。我们可以把心脏想象成一个不知疲倦的“水泵”,洛尔类药物能够让心脏跳得慢一些、力量小一些,心脏的工作负担减轻了,泵出的血液对血管的压力自然也就降低了。
C类,扩张血管的“地平”。这类药物即钙通道阻滞剂(CCB),包括很多患者都熟悉的硝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等。引发血管收缩的原因是钙离子进入了血管平滑肌细胞,地平类药物正好可以守住细胞膜上的钙通道,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缺钙就无法剧烈收缩,血管因此得以扩张,血压下降。随着药学制剂的进步,硝苯地平控释片一天一次就可达到平稳降低血压的作用。
D类,帮助利尿的“噻嗪”。这类药物即利尿剂(Diuretics),比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其工作原理是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钠和水,通过减少血容量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尤其适合盐敏感性高血压的患者。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高血压患者盐敏感性占比非常高,这也是我们要求患者采取限盐饮食的原因。
E类,其他类。除了上述四大类,还有不太常用的第五类,我们统称为其他类,比如α受体阻滞剂哌唑嗪,能扩张外周血管而实现降压,特别适合前列腺增生患者的降压需求。
需要强调的是,降压药物的选择需要个体化指导,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有无并发症(如心脏病、糖尿病、肾病)、年龄、性别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起步药”或“组合拳”,患者不要自行选药、换药。
高血压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重点在于坚持服药,切不可“血压正常就停药,高了再吃”。这种断续服药的做法会导致血压剧烈波动甚至是反跳,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伤害更大。服药期间要定期监测血压,并按时复诊,以便医生评估疗效,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药物副作用。此外,患者也要注意限盐、心态平和、避免劳累、增加有氧运动、改善睡眠等,这些都是控制血压的基石。▲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