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女性健康养宫手册——2025女性子宫健康认知和行为调研报告 》发布

近日,官栈联合中国妇女报社(全国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中心)和南方周末,共同发布了《女性健康养宫手册——2025女性子宫健康认知和行为调研报告 》(以下简称《手册》)。调研发现,当代女性养宫意识觉醒,对子宫系统的重视程度正在急速提升。

图说:《女性健康养宫手册——2025女性子宫健康认知和行为调研报告》

《手册》显示,经期异常是子宫养护需求的核心触发点,72%的受访女性会因经期不规律或疼痛等问题而联想到需要养护子宫,进而考虑求医等需求,相对来看,18-35岁的年轻女性对月经信号更为敏感。

当然,对于很大一部分女性来说,子宫养护还有一个不可错过的“黄金时期”——坐月子。《手册》显示,当下受访女性中关注子宫健康的平均焦虑值为3.15(3为中等焦虑),其中3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呈现出更高的焦虑值。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她们对于子宫的健康养护意识正在觉醒。

但不能忽略的是,根据《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中国女性的HR-HPV粗感染率约为17.7%,女性的妇科病史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这为社会留下了重要的课题——子宫养护科普,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当下,人们的健康防范意识越来越强,《手册》数据显示,每年接受一次妇科检查的女性占比约55%,而已接种HPV疫苗的女性群体定期检查率则上升到60%。这也反映出,大多数女性将疫苗和检查看作现代医学的“组合拳”。

《手册》显示,都市女性对食补这一传统养生观念的认可度仍然很高,64%的受访者认为食补可以养宫,其中七成是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特别在香港地区,拥趸食补的女性高达86%。

毋庸置疑,这与地域文化传统息息相关。调研发现,尽管时代飞速发展,阿胶、燕窝、花胶等传统滋补品仍然占据养宫主流,尤其在香港和潮汕,女性对花胶的选择率大大高于内陆地区。

子宫,从初潮之时开始,就在不断展示自己作为健康风向标的讯号。子宫健康纵贯女性的生命,而养宫是每个人生阶段都需要思考的命题。事实上,食补几乎被人们看作最重要的养宫手段之一。《手册》反映出,在整个备孕、孕期及产后,都有高达七成以上女性会采用高蛋白、高钙、低盐结构的饮食,并增加水果蔬菜摄入。

《手册》显示,不同人生阶段的健康饮食,其结构也有差异。譬如产后女性要注重荤素搭配和营养滋补,而围绝经期女性就要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的摄入,预防骨质疏松。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杜冰介绍:“花胶中最具特征的成分是胶原蛋白,尤其是深海鳕鱼胶、红鱼花胶等鱼胶品种中的6型胶原蛋白在参与子宫内膜生成、卵泡发育、子宫胚胎着床等阶段有重要作用。相较于陆生动物来源的胶原蛋白(如猪脚、鸡爪等)或某些植物性胶原蛋白,深海鱼类的胶原蛋白与人体胶原蛋白具有更好的同源性,因此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

子宫养护不是当下某一刻的选择题,而是贯穿整个人生的重要议程。养宫,无论方式传统还是现代,都正在成为广大女性的关注焦点,对子宫的养护,是女性自我的责任,亦是医学和科学界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