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至9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年中国脑卒中大会在北京举行。
大会以“做实基层防控,规范指导减残”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综合方案》部署要求,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我国脑卒中防控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院士,在大会主题报告《聚焦人民健康,开启脑卒中防治新篇章》中,全面梳理了全国脑卒中防治与减残工作,系统展示了十四五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形成全国协同推进格局。2011年以来,已累计完成1700余万例人群筛查和综合干预随访工作,覆盖全国3000多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国40岁以上常住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逐年提升,干预随访后的慢病人群,血压和血糖水平均有所改善。十四五期间,脑卒中防治关键适宜技术得到快速普及。2022~2024年,中重症患者3个月随访好转率提升,残疾发生率呈下降趋势;2021~2025年,二级和三级医院卒中中心取栓患者非医嘱离院和院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国家卒中学院体系规范构建,《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4版)》已完成编写,用于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同质化开展卒中防治工作。

报告也明确了十五五期间重点工作:以“强基工程”为引领,持续提升基层脑卒中防治能力,深入开展“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行动”,建设高质量卒中防治医联体,加强中医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促进中西医协作,推广主动健康管理模式,尽快实现“健康中国345目标”。
会议还邀请青海省卫健委、南通市、山东聊城冠县等地领导和代表,介绍了区域脑卒中防治工作组织管理和工作进展成效,并召开百万减残专委会工作会,卒中中心高质量建设、中风识别强基行动等工作会,系统总结工作进展,研讨下年度安排。与此同时,会议围绕卒中防治领域前沿议题,包括脑心共病、脑小血管病、人工智能与数据驱动的卒中防治、临床科研课题管理等方向,设立多个分会场。与会专家分享了在卒中防治工作管理模式与技术应用层面的宝贵经验,参会专家就卒中防治领域的热点议题开展深度交流。▲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