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666步行法强骨护心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教授 苟波

你是否常因没时间、不会练、难坚持而放弃运动?最近,一种名为“6-6-6步行”的锻炼方法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它以简单、明确、易执行的特点,吸引了大量健身新手和忙碌人群的参与。

“6-6-6步行法”的核心规则清晰,每周锻炼3天,隔天进行,每次锻炼60分钟;建议在早上6点或晚上6点开始;每次锻炼以6分钟慢走热身开始,以6分钟慢走放松结束;中间48分钟以轻快速度持续步行,达到中等强度运动效果。

从运动健身角度来说,这种运动方式适合大多数人。

提供标准方案。很多人想运动,却纠结于练什么、练多久、怎么练。“6-6-6步行法”给出了一套标准方案,不需要反复比较,只需照着做,大大降低了运动者的心理门槛。

热度高易坚持。像当年的“冰桶挑战”一样,“6-6-6步行法”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借助好友互动和名人效应,形成群体动力,让运动变得有趣且具有社交属性。

形成固定习惯。早上6点和晚上6点通常是大多数人工作前后的空闲时段,容易形成固定的运动习惯,也符合心理学“承诺一致性”原则,有助更好地坚持。

健康效果显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年人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6-6-6步行法”每周累计中等强度运动约144分钟,接近推荐标准。研究表明,步行能改善血糖,强化骨骼,保护心脏,提升大脑功能,缓解焦虑抑郁,甚至可降低死亡风险。

如何开始“6-6-6步行法”计划?不妨照着以下建议试做。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虽然“6-6-6步行法”标准时长为每次60分钟,但并非所有人都需一开始就严格遵循。如果平时运动少、身体机能较弱,如久坐上班族、老年人或运动新手,可先从较短时长入手,比如每次20~30分钟,其中热身和缓和阶段各保留5分钟,中间有效运动时长25分钟左右,待身体逐渐适应后,再逐步增加时长,最终过渡到60分钟,或一天分两次完成。

灵活选择运动时间。在锻炼时段的选择上,早上6点和晚上6点各有优势,可根据个人作息习惯和身体状态灵活挑选。早上6点适合作息规律、能早起的人群,此时空气清新,运动后能让人快速清醒,为一天的工作和学习注入活力,但需注意避免空腹运动,可提前少量进食全麦面包、鸡蛋等易消化食物,防止低血糖。晚上6点则更适合白天忙碌、早上时间紧张的人群,不过要注意与晚餐时间错开,建议在饭后1小时再开始运动,避免影响消化。选择在饭前空腹运动的人,若运动中出现头晕、眼花、出虚汗等症状,要及时停止运动。运动后可正常补充能量,避免过度饥饿。

方式可调增加趣味。在户外步行锻炼时,可根据路况调整速度,在平坦路段保持稳定轻快速度;遇到缓坡时需要适当放慢速度、减小步幅,运动强度始终保持在中等为宜(呼吸可有微喘,心率不超过170-年龄);若在跑步机上运动,可尝试设置不同坡度,模拟户外山地环境,提升运动强度。除了匀速步行外,还可采用间歇法,比如每10分钟快速步行后,放缓速度步行2分钟,交替进行,既能避免长时间单一运动的枯燥感,又能提高心肺功能。此外,步行地点可灵活更换,公园、河边、操场等不同场景切换,能让每次运动都有新鲜感,减少厌倦情绪。

重视热身放松运功。步行热身6分钟的速度应以缓慢舒适为原则,步速控制在每小时3~4公里,大致相当于平时散步的速度,同时可配合简单的肢体动作,如活动手腕、脚踝、转动头部、拉伸手臂和腿部肌肉,让身体各部位逐渐苏醒,心率缓慢上升,为后续的中高强度步行做好准备,以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放松活动同样需要6分钟,速度应比热身阶段更慢,步速保持在每小时2~3公里,重点是让心率逐渐恢复到静息状态,同时进行拉伸运动,如小腿后侧拉伸、大腿前侧拉伸、臀部拉伸等,每个动作保持15~20秒,帮助缓解肌肉紧张,减少运动后肌肉的酸痛感,促进体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