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袁婷
近日,国际眼科协会等机构发布《微量元素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指南(2024)》,其中强调了微量元素对维持眼睛正常功能至关重要,比如维持氧化-抗氧化平衡、保障视觉生理过程、维持眼组织结构完整,缺乏或过量均可能引发眼功能紊乱及眼科疾病。以下五种微量元素尤为重要。

锌。锌是视网膜中最丰富的微量元素,可保障感光细胞代谢,维持眼组织功能,对预防、治疗眼病有独特益处。如果存在锌缺乏,将引发夜盲症、暗适应障碍,增加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锌过量将干扰铜、铁吸收,导致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牡蛎、瘦肉、肝脏、鱼类、鸡蛋等动物性食物,坚果、豆类、全谷物等植物性食物,均富含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成年男性锌的推荐摄入量为12毫克/天,女性为8.5毫克/天。吃100克扇贝(锌含量为11.7毫克/100克)可基本满足需求。
硒。硒可以抗氧化、抗炎,减少氧化应激对晶状体、视网膜的损伤;降低眼部受累程度,改善干眼症,促进角膜溃疡愈合,预防角膜接触镜相关角膜炎。富含硒的食物主要有海产品、内脏、坚果、蘑菇等。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成年人硒的推荐摄入量为60微克/天。吃100克贻贝(硒含量为58微克/100克)即可满足需求。如果患有干眼症、角膜炎,或是生活在低硒土壤地区,可能需要专门补充硒元素。
镁。作为350多种酶的辅助因子,镁参与了眼组织的能量代谢,有利于维持晶状体、角膜、视网膜结构完整,降低白内障风险,还有助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镁缺乏将导致晶状体混浊,引发血管痉挛,加重青光眼,可能导致视力下降。饮食中精制食品较多、绿叶菜较少容易导致镁缺乏。绿叶菜、坚果与种子、全谷物与豆类均富含镁。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成年人的推荐摄入量为330毫克/天。吃100克绿苋菜(镁含量为119毫克/100克)即可达到每日需求的1/3。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以及青光眼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补镁。
铁。铁参与血红蛋白合成,可保障视网膜、角膜等眼组织的氧气与营养供应,避免因缺氧而视力下降,亦可降低视网膜病变风险。缺铁可能导致结膜苍白、眼疲劳、视物模糊,长此以往可能影响视网膜代谢,加重眼部不适。铁摄入过量可能引发铁中毒,损伤肝脏、心脏,并增加眼部氧化应激,加重黄斑变性等。富含铁的食物包括猪肝、鸭血、红肉等。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成年男性的铁推荐摄入量为12毫克/天,成年女性为18毫克/天。在烹调鸭血、红肉时,大家还可以加入番茄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促进铁吸收。育龄期女性、儿童青少年、缺铁性贫血患者以及老年人尤其要注意补铁。
碘。碘参与甲状腺激素合成,有助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碘缺乏将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间接引发眼部问题,如眼睑水肿、视力模糊等。在儿童中,严重缺碘可能影响视神经发育。碘过量可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炎,诱发格氏眼病,出现眼睑退缩、眼球突出等症状。因目前碘盐普及,碘缺乏的人较少,重点要警惕长期过量高碘饮食导致的过量问题。碘主要存在于海产品中,如海带、紫菜、海鱼、海虾。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成年人碘的推荐摄入量为120微克/天。普通人每天吃5克碘盐即可满足需求;孕妇可每周吃1次紫菜蛋花汤,每天5克碘盐,再搭配适量海鱼,即可达标。甲状腺功能异常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碘的摄入量。▲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