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奔跑的理由

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赵斌

在非洲大草原,羚羊每天早晨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必须要比狮子跑得快,否则就会被吃掉;而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的念头就是,必须追上羚羊,否则就会饿死。所以无论你是羚羊还是狮子,太阳出现时,你最好跑起来。

远古时期的人类也是如此,如果不跑起来,就可能会没有食物,或者会被别的动物当食物。正因如此,学会直立行走后,跑步就与人类形影不离,人类的大脑、肺和肌肉都给予了奔跑所必需的力量,因为这是生存不可缺少的本领。这样看来,除了吃喝,跑步蕴含着人类原始的本能。

但跑步又与吃喝不太一样,吃喝是直接进入到身体里,即刻解决口渴和饥饿的需求。而跑步是给身体带来间接获益,特别是如今不需要与其他动物争食物,也无需逃避凶猛动物的追杀,实际上现在跑步的意义更多是为了强身健体。强身健体的方式有很多种,跑步又是一项先吃苦、后得实惠的慢功夫,所以人一旦有惰性——这也是人不可回避的本能,跑步这件事就会停下来。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交通条件的便利,人的跑步欲望在慢慢被冲淡,跑步能力也在一步步退化。特别是离开校园以后,没有了强迫性的跑步要求,很多人已回忆不起当年什么时候曾不停歇地跑过1公里,有时为了紧急情况不得不跑几步,也是气喘吁吁。生命在于运动,没有运动的生命,肌肉会萎缩,心肺耐力会逐渐走下坡路,骨量的快速流失也就在所难免。

人进化到现在,身体每一个零件都有确切的功能,每个功能又与全身互相关联,所以身体是有机的整体。两条腿的存在,就是如同启动机体新陈代谢的车轮,两条腿的移动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身体新陈代谢的快慢。俗话说“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就是空气中的氧气。人靠呼吸系统把氧气带到体内,又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输送到各个器官,再通过能量转化,使生命富有活力。心肺的摄氧能力与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而跑步正是提高心肺摄氧能力的功臣。

不要以为原始的跑步只是为了被动的防御追杀,认为如今不跑步也不影响吃喝。实际上,生命不仅需要活着,还要充满活力。活是相对于死,不涉及质量问题;而活力是质量,有两层含义,一是身体的活力,二是精神的活力。活着的人没有不苛求生命质量的,但质量不是想当然就会有的,是需要下一番功夫换来的。其实每一个跑者都知道跑步的苦,特别是那些持之以恒、把跑步作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有一个名叫霍尔内特的西班牙人在书中写道:“秘密不在腿上,而在心的力量。你必须出去跑起来,无论是下雨、刮风、下雪……心的力量将你带至最为高远的山峰。”

虽然跑步在跑者眼里是生命的一种救赎,是对原始本能的一种感恩,但在舒适区间待久了的人,一下子去找苦吃,又不知道苦之后有没有甜,是不容易下这个决心的。我当年跑步的起因很简单。作为一名医生,我曾一度大腹便便,跑个一百米就上气不接下气,年纪轻轻就查出脂肪肝、高血脂——我也怕病、怕死,另外我这种不健康的形象,怎么能让病人去信任。因此,明知跑步是吃苦,也硬着头皮去敲开跑步这扇门。当然跑步的苦也不是轻而易举就接受了。在跑的过程中,在吃苦的过程中,人是会挣扎的,想有坚持下去的动力,就一定要在吃苦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反思。人在顺利的时候,想的会很少,一切以为都是老天的安排,反而在吃苦的时候开始有了思考。再到后来,不管是身体的反应,还是精神上的觉醒,你会发现世间真正的快乐都是建立在吃苦之上的,没有捷径可走。

一旦你学会了触及灵魂的思考,就会发现人不仅要活着,还要充满活力地活着,要有活力,就要注入能量,能量从哪里来?这无疑就让跑步有了一个顺理成章的理由。 尽管跑步不是保持健康的唯一方法,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却是最直接、最简便、最容易在体能和情绪上获益的途径。它不依赖于年龄、性别、地域,只要下定了跑步的决心,就一定有一套适合自己的跑步规则。跑步可以把我们塑造成全人,全人的本质一部分是动物,一部分是小孩,一部分是艺术家,一部分是圣人。我们跑得越多,就越想跑;跑得越多,就越过着由跑步所调节和影响的生活;跑得越多,就越确定自己朝着真正的目标前进,那就是: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