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瑞典小城是环保范本

本报驻瑞典特派记者 殷淼 本报驻瑞典特约记者 王瑞

瑞典南部的斯莫兰省有座面积不大的小城——韦克舍。它是环保领域的先驱,也被誉为“欧洲最环保城市”。走在这座绿色之城中,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可持续生活的魅力。

韦克舍被湖泊和森林环绕,无论清爽夏日还是寒冷冬季,这里的空气都带着一丝天然的木香与湖水的湿润。小城周围的森林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质能源。如今,韦克舍城市的供电和供暖大都使用木材、锯末和林业废料等转化而成的生物质能源,其产生的灰烬还会作为肥料回馈给森林。这种“闭环式能源利用”大幅减少了资源浪费,也降低了碳排放。

韦克舍的环保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韦克舍的湖泊因污染浑浊不堪,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为改善环境,韦克舍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湖泊恢复行动。经过多年治理,湖泊水质逐渐恢复,成为城镇的重要生态资源。

在改善环境之外,这一行动也激发了韦克舍人的环保意识。1996年,韦克舍召开了一场关于城市未来的研讨会,时任市长提出了一个大胆想法:一个城市如果完全摆脱化石燃料会怎样?“不使用化石燃料”的提案在市议会投票一致通过,由此,韦克舍成为全球第一个承诺实现无化石燃料使用的城市。

当时,不少媒体报道了韦克舍“不使用化石燃料”的决定,将其称为“疯狂之举”。如今再看却会发现,韦克舍其实走在了时代前列。与1996年相比,韦克舍的人均碳排放量下降了70%,是欧洲人均碳排放最低的城市之一。现在的韦克舍有十分密集的电动车充电网络,停车场、公园旁、超市门口都设置了充电桩。当地居民很少产生充电焦虑,绿色出行也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除了能源改革,坐拥丰富森林资源的韦克舍,决定充分利用本地木材,在建筑领域掀起一场木质革命。比如,韦克舍的中央火车站和市政厅就是七层高的木质建筑,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被誉为小城的“公共起居室”。湖边一些住宅项目更是成为国际建筑行业的重点研究对象——这些木质高楼设计精巧,既环保又舒适,当地居民普遍反映,生活在木质环境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幸福感。

为确保木质建筑的长期使用效果,当地大学与建筑公司合作,利用传感器对建筑的稳定性、隔热性等进行长期监测,供未来建筑研究使用。如今,韦克舍已经成为全球木质建筑的学习和研究中心,吸引了来自德国、奥地利,还有非洲国家的研究者。

在韦克舍,环保并不是一项冷冰冰的技术或政策,而是一种融入日常的生活方式。垃圾分类早已是小城日常,不少家庭还会向游客、友人自豪地展示自家有机菜园,政府和社区会定期组织各种可持续生活的研讨会和活动……当地的每个人、每种行业都在默默推动着城市的绿色化。以餐饮业为例,不少餐厅会使用二手家具进行装饰。充满历史感的木质桌椅、独特的装饰品,伴着暖光灯,给人一种别样的亲切感。在这样的环境中用餐,可以直接感觉到自己与这座城市的环保理念紧密相连——每一件旧物都得到了新生命,每一顿餐食都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

韦克舍的环保之路证明,即便是一个小城市,也可以在全球气候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能源、建筑、交通和居民生活方式的全面改革,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韦克舍并未止步于现有成就。在实现大部分能源可再生的基础上,小城正朝着碳中和的目标迈进,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社会协作,继续为世界提供宝贵的经验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