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扔掉,多分享!”这是德国新近涌现的街头“共享冰箱”(如上图)项目的口号。该项目的目标是抵制食品浪费。
德国第一个街头“共享冰箱”出现于2013年,位于柏林克罗伊茨贝格区的威廉大街上。《生命时报》记者看到,“共享冰箱”位于一个院子前,远看像个报亭,由两台冰箱组成,写着两个白色大字“共享”的绿色布帘特别引人注目。“共享冰箱”项目是由小区居民想出来的,他们看到小区的垃圾箱里常常出现许多被丢弃的食品,很多还在保质期内,特别是水果和蔬菜只是外面有点干瘪,牛奶只喝了几口,觉得非常可惜。
“共享冰箱”的运作非常简单。小区居民可把自己家多余的食品,如水果、蔬菜、面包等放入冰箱,但前提是食品必须在保质期内,且拒绝自己做的食物,需要的人可随时免费拿取。
“我们的计划真的很实用。”36岁的小区居民梅兰妮对记者说,像她家周末总会去购物,但有时会买得过多。以前,剩下的食物总是被丢进垃圾箱,现在则可以与他人分享。而且,小区内的食品店、面包店、超市和餐馆也会时不时地把剩余的食品放到这里。
而来这里拿食物的,不仅有生活困难的人、无家可归者,也有附近的上班族、学生等。住在该小区的大学生马库斯说,有时回家太晚,超市也关门了,就在这里拿些吃的,口味也很不错。目前,德国各城市已经涌现出多个街头“共享冰箱”,此举还成为德国“共享食品”行动的一部分。▲(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