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深秋,39岁的何先生,在一次肠镜检查中发现异常,诊断书上“直肠癌”三个字分外刺眼,何先生和爱人难以接受。医院建议病理活检,以进一步确诊。11月24日在北京肿瘤医院出具的病例报告单上清楚地写着:直肠癌8cm,直肠高分化腺癌。
这样一纸诊断书给何先生本是圆满幸福的小日子判下“死刑”,用何先生的话说感觉命运之门就此关闭。即将到来的治疗之路,仿佛是一部电影,还未上演,就早已看到悲凉的结局。
然而,人处中年的何先生却并不甘心命运的作弄,看着年老的父母和还在上学的孩子,他在妻子的鼓励下走进了北京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在与命运抗争的路上几多坎坷,但何先生是幸运的,经过胃肠肿瘤中心专家的精心治疗,他已经回归正常生活,他表示要将以下自己与癌症抗争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以鼓励还在抗癌路上的人们。
峰回路转 却再遭打击
经过北京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各位专家的诊断和治疗,我的治疗首先安排了放疗和化疗,同时给予口服化疗药增敏。然而,第一期放化疗后肿瘤标志物未回归正常,在为我追加了2个周期的全身巩固化疗后,肿瘤标志物终于降至正常。放疗结束8周后复查,肿瘤显著缩小,成功降期为早期直肠癌。
此时的我被告知已经可以进行手术,但是可能会面临肛门不保,需要在肚子上做造口。可是我是一个个性高傲的人,以为造口后身上会常带异味,衣着污秽,行动不便,因此无法接受这样的生活。我当时脑子唯一的想法就是,如果这样活着,还不如干干净净的离去。
手术成功 家人用爱陪伴
不得不说我能够抗癌成功,我的妻子是绝对的功臣。为了让我接受造口手术,妻子每天为我读患癌博士于娟的文章,于博士在分享她的患癌经历中提到,“如果有选择,我愿意在泥泞肮脏的路上满身疼痛地趴着当一个乞丐,只要可以看看在路上经过的亲人,只要活着……”妻子用这种方式劝慰着我。
不仅是妻子,北京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的专家也多次与我沟通和疏导,我在这样的氛围中逐渐对造口不那么排斥。尤其是在术前化疗期间,一位永久造口37岁的北京女病友,让我和妻子对造口人有了全新的认识。她衣着整洁时尚,语言平和乐观,如果不是她亲口讲述,根本猜不到她是个造口人。是这位病友整洁的外表和积极的心态极大的鼓舞了我们,原来造口人并不是满身臭气,衣着污秽,萎靡不振,低人一等的,原来造口人和正常人从外表看,完全没有两样。
我在惴惴不安中等到了2012年3月2号,这一天北京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专家为我实施了手术,直肠癌保肛手术+回肠造口术。醒来后我的第一句话就是问 “做了造口没”,听到确定的答复后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当时的内心真的有些不安,神情黯然,闭上眼睛,不愿说话。
我的妻子完全理解我的心理,她劝慰我事已至此,我们也不要再哀叹抱怨,只能负重前行,背负着造口继续未来的路。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我们感谢上天还给我们留了一条小路,比起很多没有路的病友,我们属于不幸中的幸运者了,我们珍惜这条可能泥泞可能曲折的路,我们决心踏实认真的走好每一步。
庆幸的是,手术恢复很顺利,术后病理提示:肿瘤细胞完全消失。
精心护理 保证生活品质
当我还在术中,妻子就被通知去进行造口护理培训,她认真地做好笔记,把护理的每一步骤都在脑子里过好几遍,术后第一次护理由护士操作,妻子认真观察,对各种可能情况的应对都做了详细记录。她还曾经和同室的病友们开玩笑“如果组织一次造口护理考试的话我肯定能得100分”,这些操作可能在医生和护士眼里非常简单,但当时,对我的妻子来说却是天大的事情,她不愿让我多受一点因为自己护理不到位而造成的痛苦。
事情经过之后,妻子每次再谈起造口期间的日子,显得云淡风轻。她告诉我为病人换造口底盘和造口袋三天一次,从材料准备好放在手边开始算时间的话5分钟就可以完成,工作量和给孩子换个尿不湿差不多,不会出现污物横流,也不会弄脏床单衣物,身上更是没有任何异味。因为严格按照护士的讲解操作,造口期间,没有任何发炎或者异常。随着身体的好转,我和妻子去公园遛弯,没有人能看出我是个造口人,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地享受生活。就这样,我的心情逐渐平复,回想到做造口前的种种内心挣扎,甚至觉得有些幼稚可笑。
博弈人生 开启“新里程”
6个月后,2012年9月12日,我入院,实施了造口闭合术,将造口缝合,肠道回纳。从此,我恢复正常排便功能,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目前,我又重新担任产品总设计的工作,体重也较发病前增重十公斤左右,肠道功能恢复,按时检查各指标结果均正常。
在这里,我向广大病友分享我在造口治疗中的心得:一是心态积极乐观,二是对医生和护士的嘱咐要严格细致的做到,做到这两点,整个治疗过程就会非常顺利。
每当回想起我生病和造口的整个经历,我的妻子就会用打牌做比喻,“人生就像打牌,有时候,我们会拿到一副好牌,顺风顺水,人生得意;也有时候抽到烂牌,灰心抱怨,恨上苍不公;有的人甚至会索性甩手不玩儿了。这个时候想到的不应该是放弃,而是充分相信队友,也就是你的医生,好好配合,认真思考,衡量全局,用心打好每张牌,就会有很大的机率反败为胜。”
临时造口 助力术后康复
后来通过和北京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的专家交流,知道我的痊愈并非个案,更不是偶然。现代直肠癌的治疗,将放化疗前移,手术前可以最大程度缩小肿瘤,有1/5的患者肿瘤可以完全消失,有1/3的患者可以从中晚期退回到早期,这时实施直肠癌手术和保护性造口,能大大提高手术的根治度。相对的,通过保护性回肠造口等措施,也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加快术后早期恢复。
目前,我已经3年没有复发转移,可以认为有95%的几率治愈,如果5年后,仍无复发转移,基本可判定为完全治愈。
在第八个国际造口日来临之际,我希望通过这段经历的分享,能够帮助到更多正在经历或面临经历造口的病友。当上帝为我们关闭一扇门时,也必会开启另一扇窗。而造口就是那扇代表希望的命运之窗,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曲折但是通往光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