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胀气让你越来越“膨胀”,7件事有助「消消气」

正常情况下,胃肠道存有100~150毫升气体,分布在胃与结肠之间。当胃肠道内气体量超过150毫升时,人就会有胀气的感觉。

胀气会使内脏活力受损,当气滞留在体内,就容易造成身体各个部位的酸痛与疲劳,甚至可能引起疾病。

看似普通的胀气,发作起来可能会让人全身受罪,甚至使人坐卧不安,既难受又尴尬。

胀气的“气”是来自哪里?怎么才能避免胀气?胀气之后如何缓解?

受访专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 唐墨莲

辽宁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李志涵

黑龙江省医学会老年病学会委员 田晓彦

本期编辑:王晓晴

胀气的“气”从哪里来?

肚子里的气,可不是平白无故就出现的,导致肚子胀气的原因有很多。

吞入气体

大量饮水或饮用饮料时,易吞入空气。精神因素或某些胃肠道疾病使唾液增加时,也可随唾液吞入较多气体。

消化不良

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可增加肠腔容量并影响正常蠕动产生腹胀,长期应用广谱抗菌素,可抑制肠道正常菌群而致食物发酵产生气体。

肠道排空障碍

肠梗阻或肠壁张力减弱时,肠道内可积聚过量气体和液体。有些胃肠道肿瘤或腹腔手术并发症会引起肠梗阻,需要及时就医。

吃容易产气的食物

如豆制品、红薯等,因不易被小肠吸收利用,大多进到大肠再被分解,因此产生更多气体。过咸的食物和乳类食品也很容易产生胀气。

压力大

压力会使肠胃蠕动变慢,产生腹胀。

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也会让气积聚,不易排出。建议每天至少运动半小时。

一张表告诉你胀气该怎么吃

这些病也会让你胀气

有时候,肠胃胀气也可能是身体发出的疾病信号。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原因较为复杂,通常我们认为与胃动力下降、胃十二指肠内脏神经过于敏感及精神心理障碍等因素有关,工作压力大、情绪波动、睡眠不佳都是诱因。

排除了器质性病变,但餐后仍有饱胀不适、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不适症状频繁发作,就可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肠易激惹综合征

这是指一组以慢性或复发性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而缺乏特异性形态学、生化改变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

胆结石

胆石症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胀痛、绞痛或剧痛)、烧心、嗳气、恶心、呕吐、餐后饱胀和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时会表现出发热及黄疸。

慢性胃炎

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会在摄入少量食物时就有饱胀感,还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比如消化不良,胃里有灼烧或啃咬的感觉,恶心、呕吐,打饱嗝,食欲不振,上腹部疼痛或不适。

胃溃疡

胃溃疡会有上腹胀、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与普通腹胀不同的是,胃溃疡常见上腹痛,具有季节性,春秋季交替时明显;具有节律性,一般与进食有关,餐后痛明显。

肠梗阻

肠梗阻会出现腹胀,此外还会发生无法排气排便、下腹部阵发性绞痛、呕吐等症状。

甲减

腹胀是甲减的症状之一,常见症状还有怕冷、乏力、体重增加等。

心衰

心衰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不适。

胰腺疾病

出现腹胀、腹泻、消化不良、恶心、上腹部不适、呕吐等情况时,除了胃肠道疾病外也有可能是胰腺造成的。

脂肪肝

轻度脂肪肝一般无症状,中重度患者可出现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腹胀、嗳气、肝区胀满等不适感,尤其在饭后或运动时更加明显。

做好7个细节帮你顺气

容易胀气的人,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

1.避开产气食物

肚子胀气,多半和吃有关,经常胀气的人,要尽量避免吃容易产气的食物。

2.少吃高纤维食物

过量吃高纤维食物容易在胃肠内产生大量气体。

比如麦麸纤维含量高达31%,笋干达到30%,辣椒超过40%,其余含纤维素较多的有蕨菜、菜花、菠菜、南瓜等,各种杂粮如荞麦面、玉米等也属高纤维食品。

3.多吃护胃、顺气食物

有些食物有养胃和顺气作用,比如山药健脾胃、益肾气,可促进消化吸收,黏稠质地也有保护胃壁功效;白萝卜可顺气,但要熟着吃,比如炖汤。

此外,山楂、洋葱、大蒜都对胃肠有益。

4.吃饭细嚼慢咽

狼吞虎咽会将气体带入肠道,因而产生腹胀。尽量少喝饮料和啤酒,含有果糖或山梨醇的甜点,也是产气的食物。

5.坚持锻炼

整日久坐不爱活动,会让胃肠也变懒,肠道气体难以顺利排出。身体的活跃会带动消化道的肌肉群,加速气体排放。建议饭后1小时可以散散步,能促进消化,让肠道更通畅。

6.克服不良情绪

焦躁、忧虑、悲伤、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都可能使消化功能减弱,或刺激胃部制造过多胃酸,其结果是胃气增多,腹胀加剧。

7.及时筛查疾病

一些老人合并其他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胃炎、溃疡病等,都易产生腹胀症状。

由于胃肠道梗阻及腹腔积液、积气、腹腔肿块等原因所致腹胀者,病情多较严重,应及时就医检查,适当治疗。

小贴士:床上一个动作,缓解腹胀

仰卧在床上,两手分别放在胸、腹部;然后缓慢呼吸,持续1~3分钟。接着双腿屈膝,两手抱膝压向腹部,然后还原,重复10~30次,可促进胃的排空。

还可以在临睡前,用一只手按住肚脐顺、逆时针揉摩各40~100次。▲